找到相关内容8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析西方极乐世界的有与无[静波法师]

    rdquo;之心,即是“真心”,或“清净心”。《楞严经》卷一中,“处征心”,了不可得;《弥陀要解》中说:“吾人现前一念...

    静波 中国佛学院讲师

    极乐世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2021412012.html
  • 楞严经真伪决疑

    楞严经》达十三次之多,并着《大佛顶经序指味疏》、“势至菩萨圣诞开示”及“处征心之发隐”。见于《谛闲大师语录》页2、61——72、468——473、952——953、956——963、969、982。...玄义·卷上》,《卍续藏》第二十册页390下。   “至矣哉!大佛顶经之为教也,依妙性而开妙悟,起妙行而历妙位,成妙果而归妙性,永超趣沉沦,不堕修心岐径,戒乘俱急,顿渐两融,显密互资,事理不二,...

    果斌

    |楞严经|楞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0819004486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76)

    比如《楞严经》中,摩登伽女以幻术迷惑阿难,后被文殊菩萨适时搭救。阿难回到佛陀住所,悲痛啼泣,恳请佛陀宣说破妄显真之法。于是佛陀处征心,问他:心是否在身内?心是否在身外?心是否潜伏根内?心是否在暗内?...于闻法,倘若没有闻法,佛法的深奥义丝毫也不会了知。现在有些人认为不用闻思,自学就能通达佛法,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。 《正法念处经》中,在前面略说时,宣讲了闻法的种功德:一、未闻之法得以听闻;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宣讲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23000327608.html
  • ‘不由经教’与‘由教悟宗’

    在很大程度上受《楞严经》等大乘佛典的影响。《楞严经》中的‘处征心’与‘八还辩见’是其最著名的两则话头,其要旨是祛除妄心见本心,拨落见尘明见性。征心旨在...本心为什么会迷失而流转于生死?禅宗思考的这一问题,同样渊源于大乘经典。‘如来藏’本来澄明湛寂,因内外境风的鼓荡,寂然清净的本体,遂浪潮起伏,跟着生起前面识的种种作用,转生一切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2739236.html
  • 试析楞严经与道教的思想渊源

    后出于神龙元年(705),楞严的作者继承王玄览的思想,思路不变,不过发展的更加丰富可观了,发挥成为“处征心,八还辨见”的洋洋大论。另外,《玄珠录》中也继承《本际经》“无量知见,作生死本”的思想,广...

    周永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0741370.html
  • “不由经教”与“由教悟宗”

    《楞严经》中的“处征心”与“八还辩见”是其最著名的两则话头,其要旨是祛除妄心见本心,拨落见尘明见性。征心旨在明心,辩见旨在见性。明心见性,正是禅宗的根本任务、终极关怀。   在禅宗的开悟手法中,最有...的源头。   为什么会澄明本心会什么会迷失而流转于生死?禅宗思考的这一问题,同样渊源于大乘经典。“如来藏”本来澄明湛寂,因内外境风的鼓荡,寂然清净的本体,遂浪潮起伏,跟着生起前面识的种种作用,转生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1841882.html
  • 《六祖坛经》辑注序

    依阿赖耶识而转起的诸识。达摩祖师传的《楞伽经》是佛语心,重在明心见性。《金刚经》重在破相显性。《楞严经》讲处征心,实际上,六根六尘,无一处不可以入道。关健是学人功夫是否到位,若到位了万事万物无不可成为发...

    正 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2351040.html
  • 论法眼宗对佛教经典的汲取

    乘菁英,形成其独特的宗风。 [HS2][HT5H][JZ]一、楞严三昧铸法眼[HT]《楞严经》处征心、八还辩见两大公案,明白指出为烦恼窠臼者,都是心目为咎。要脱 离心目的桎梏,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,...摘要: 在禅宗五家宗中,法眼宗对佛教经典最为看重,并以熔铸经 典义理而形成自己的宗风特色。法眼宗通过汲取楞严三昧、金刚般若、圆觉了义、维摩不二 、楞伽妙谛、华严法界等教乘菁英,铸成其“法眼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3553515.html
  • 论说真心

    处世哲学,如《楞严经》一开始,佛就问阿难:“心在哪里?”阿难非常聪明,想出了七个地方回答佛陀,说心在身内、在身外、在根、在内外明暗处、在思维里、在中间、在无著处。此是《楞严经》中有名的处征心,这七个地方...常住真心。经次问答,阿难终不明心之所在,总以妄为真。佛怜其竭诚之志,故而一针见血的指出,所谓真心就是本性,乃菩提、泥洹、如如不动的性体,是圣凡同具的觉性,妄心是真心迷后的产物,把真心圆满功用丧失掉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2962555.html
  • 浅述真心熏习与妄心熏习的两种熏习义

    处征心,寻求妄心了不可得,就非常精彩的阐明了妄心之无所有。此妄心,即平常所说能造诸业的眼识等六识。   4 、妄境界   即是妄心所攀缘的境界,也就是眼等六识所缘的色等六尘,即是物质世界。如《...《成唯识述记》云:“熏者,发也,或由致也;习者,生也,近也,数也,即发致果于本识内,令种子生,近令生长故”。此文义说,熏是击发义,习是数数义。谓一切法(即前识,一切法均以识为...

    智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2568158.html